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是安全可行的,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什么是最佳移植方案、是否存在横向分化、如何减少移植后细胞的大量死亡等。其中减少移植后细胞的死亡对提高干细胞移植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动物实验证明,通过修饰“种子”,即干细胞基因转染,如转染Akt、Bcl-2等可以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并提高移植效果,但基因转染有导致肿瘤的风险,在临床上难以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微环境发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对干细胞的存活、分化、迁移等都有很大影响。杨跃进教授等提出了通过改良“土壤”,即改良梗死心肌微环境以提高移植细胞存活、分化的假说。他汀类药物有降低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的作用。在猪心肌梗死模型中,移植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天,移植后继续应用4天以改善心肌梗死微环境,并观察移植细胞的死亡、分化情况及移植效果。研究发现,在他汀类药物联合MSC治疗组,其心肌灌注缺损和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其他组(MI组, MSC组,他汀类药物组)。在他汀类药物联合MSC治疗组,移植细胞的存活率、分化率明显高于单纯MSC移植组。在联合治疗组和他汀治疗组,梗死周边的心肌细胞凋亡以及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SC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在联合治疗组和他汀治疗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但MSC仅降低IL-1β和IL-6的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能较少梗死心肌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因此,围移植期使用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梗死心肌微环境,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并产生显著心功能获益。
改良移植“土壤”可以提高移植效果,是安全可行的,为干细胞研究及临床应用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