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在第72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最新临床试验/特色临床研究单元(LBCT/FCR)上,公布了备受关注的TARGET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该研究同期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并受邀作客名为“医生,我的手表告诉我我有房颤”的开放性专场,分享移动医疗对于慢病筛查和管理的中国经验。《国际循环》特别邀请陈韵岱教授为我们分享TARGET研究理念,畅谈无创冠脉功能学评价临床应用的未来发展,并对中国移动设备医疗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国际循环:您在本届ACC重磅发布的前瞻性TARGET研究,关于基于机器学习的CT-FFR评判冠脉疾病和血管特异性缺血有哪些指导价值。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设计理念,并分享这项研究结果的重要意义。
陈韵岱教授:首先,对于验前概率中高危同时合并中等程度狭窄的稳定性胸痛患者,应该进导管室还是药物治疗,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第二,国外基于CT的冠脉功能学评价指导临床决策的著名研究,如PLATFORM、FORECAST研究等,采用的都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CT-FFR,而TARGET研究则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基于机器学习的CT-FFR技术,该技术产品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CE三重认证。基于这项技术,TARGET中的冠脉功能学评价和指导临床决策具有“on site”的特点,即现场部署,也就是在做冠脉CTA的现场同步进行CT-FFR计算和冠脉功能学的评价,并判断能否影响临床结局;同时进行卫生经济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设计凸显了以上特点。
本次研究共入选来自中国6家医疗中心的1216名患者,入组患者的阻塞性冠心病验前概率为中至高等水平,且冠脉CTA提示存在30%-90%的临界狭窄。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组到CT-FFR诊疗组(试验组)或标准诊疗组(对照组)。主要研究终点是90天内接受后续有创冠脉造影时发现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或存在阻塞性冠脉疾病但并未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生活质量结局、心绞痛症状改善和医疗成本。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T-FFR试验组发现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或存在阻塞性冠脉疾病但未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比例显著减少(28.3% vs. 46.2%, P<0.001),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总体上比对照组更多 (49.7% vs. 42.8%, P=0.02)。也就是说,如果没有CT-FFR指标,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进入导管室、但没有进一步干预,验证了CT-FFR作为导管室“守门人”的作用。随访1年时,两组MACE事件率无显著差异(HR=0.88;95%CI:0.59-1.30)。两组在随访期间生活质量和心绞痛症状都有改善且程度相似,这可能与患者入组后在用药和检查方面依从性较好有关。此外,CT-FFR试验组的医疗成本有降低的趋势。
研究表明,与以心脏负荷检查为代表的标准诊疗策略相比,现场部署基于机器学习的CT-FFR诊疗策略将显著减少90天内有创冠脉造影发现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或不需要干预的患者比例。此外,CT-FFR诊疗策略总体上有节省医疗成本的趋势,增加了入选人群的血运重建比例,但尚未发现该策略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或生活质量,也未影响临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中使用的基于机器学习的CT-FFR技术获得国外专家的关注,例如ACC前主席道格拉斯女士,她也认为这项技术非常新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临床使用场景,尤其是由于现场部署,使得更多心内科医生参与到影像的医疗决策中,更快指导治疗决策。
[1] [2] [3] 下一页